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為依法設立,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,以促進運動傷害防護專業之發展及服務社會為宗旨,亦為世界運動防護總會(WFATT)的榮譽成員之一。
1999年6月,有鑑於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專業發展遭遇瓶頸,為整合專業力量,提升專業水平,建立專業標準,推動專業立法,在各方先進支持下,申請籌組學會。
2000年7月5日,學會正式成立。由立法委員朱惠良博士擔任創會理事長,成員涵蓋現職與在學之動傷害防護員,有志投入運動傷害防護專業的物理治療師等醫事人員,支持運動傷害防護專業發展的醫師。
運動防護員主要工作內容:
一、預防運動傷害
1.參與及督導運動者之體能訓練及調整訓練計畫。
2.檢視比賽或訓練時之器材、設備及場地環境狀態。
3.提供運動安全及傷害預防相關資訊與建議。
4.協助使用合適之護具、評估護具之使用及維護狀況。
5.施予合適之貼紮或包紮。
6.提供熱身、伸展、及收操的指導。
二、運動者之健康管理與諮詢
1.以體能檢測方式紀錄並管理運動者之身體與體能狀態
2.運動傷害預防與緊急處理之衛教及指導。
3.擬訂服務對象所處運動訓練場所之緊急事故管理及工作計畫。
4.協助提供運動營養、體能調整、運動禁藥、傷後心理反應等資訊。
5.運動防護紀錄之建立、填寫、管理及維護。
三、運動傷害之辨別與評估及送醫前之緊急處理:
1.評估形成傷害與身體不適之機轉及程度。
2.評估與檢視受傷範圍及狀況。
3.使用適當之急救技術,並提供到院前之緊急救護處理。
4.協助送醫。
四、運動傷害後之防護及保健:
1. 依照醫師指示,調整並協助復健流程 。
2.規劃傷後各項體能調整與功能訓練之執行。
另外,支援大型運動賽會之主要工作內容
1.提供預防性質的運動貼紮或包紮。
2.提供有關運動傷害預防與傷害處理之諮詢。
3.與現場之醫師等醫護人員配合,協助緊急傷害之急救處理與轉診。
4.提供運動傷害評估與處理之建議。
學會主要執行:
1. 辦理教育部體育署委辦之運動防護員資格檢定考試:
每年度舉辦兩次檢定考試,分別有學、術科測驗。迄今有效合格運動防員共計425人。
2. 運動防護員證照管理與工作媒合:
針對目前持有有效證照的運動防護員,管理其個人相關工作資料、繼續教育時數登錄、證照滿期更換事宜與運動防護人才工作媒合。
3. 辦理與登錄繼續教育訓練課程:
為提供運動防護員臨床上所需求之技能與專業知識,積極辦理多場優質繼續教育訓練課程,主題包含運動醫學、體能訓練、運動心理、運動營養、運動科學及急救等,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講授及分享不斷更新的專業資訊,以協助運動防護員持續進修增能,提升自我專業能力。
4. 輔導相關科系所共同發展運動防護專業:
協助有意發展運動防護之科系所規劃相關課程及師資推薦,有助於學校單位培養相關人才,讓學生了解運動防護就業市場需求及所應具備之能力,提高產學效能。